顛覆想像的溫柔—揭開寵物到府安樂服務的神秘面紗

什麼是寵物到府安樂服務?

在十多年的獸醫執業生涯裡,我一直競競業業守著自己的崗位,每天兩點一線往返著動物醫院與家中,過著穩定又重複的生活。

但在我接下了「享家」寵物到府安樂的出診工作之後,在其中的許多體驗都大幅刷新我的認知,也讓我確實感受到:「原來獸醫師也可以做到這樣的事情啊!」這般獨特的感受。


這些新的刺激活絡了我本來沉悶的生活,也幫助了我在原本動物醫院內的工作態度,讓我成為一位更有同理心的人。

到底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工作呢?


什麼樣的契機認識這個服務

在我加入享家的團隊並提供寵物到府善終的服務之前,對於寵物善終的概念仍然有所侷限,認為類似的醫療服務只能在動物醫院內被完成。

享家的創辦人李明翰醫師同時也是我的大學學長,是第一位提出並落實此概念的獸醫師。

他在替自己親人的寵物進行居家善終時,認識到了在熟悉的環境告別對飼主與其寵物的重要性,因而逐步創建了屬於他心中理想的工作型態。

市場的需求證明了他的猜想,隨著服務案件的數目增加,為了服務到全台灣有需求的飼主與動物,他開始尋找合作的獸醫師,而我也是在這樣的因緣際會之下以合作者的身分加入了享家的團隊。


為什麼要提供寵物到府安樂服務

享家所要提供的核心價值非常清楚,我認為是:

藉由「到府善終」減少寵物離世之前所需面對之痛苦、提高飼主與寵物臨終前的生活品質。

而享家要落實其價值的具體方式為:

專注提供單一品項的服務,也就是「到府善終」,並以「一期一會」的態度將其做到最好。

另外享家的服務還具有一項隱性的價值。

由於上述提供單一品項服務的原則,可以讓獸醫師專注於每次的出診,提高服務品質,並且也提高獸醫師個人的情緒穩定性、進而增進其生活品質


我的經驗分享

在加入享家之前,施行安樂術這件任務就常常於動物醫院的日常行程中出現,只是我在其中細節考量程度不同。

(有關執行安樂術本身是否被主流價值允許、與什麼樣的時機適合施行安樂術的爭議,不在今天的討論範疇,有機會再跟大家分享。)

在動物醫院的施行過程:

  1. 與主人確認施作的意願,並提前解釋施行細節。
  2. 在醫院的行事曆上安排出特定的時間與場地(通常是一個診間),盡量排開其他事情,讓施行醫師與家屬可以安靜隆重地參與整個過程。
  3. 施行技術部分,不論出診時或在動物醫院,目的都是讓動物盡量沒有痛苦地離世,所以會利用麻醉藥物來達到此目的。
  4. 差別在於在動物醫院執行安樂術通常會較為「果斷迅速」,比較順從動物醫院的工作流程而非寵物或飼主的意願。
  5. 由於動物醫院隨時有助理人力,通常會選擇不鎮靜之下「保定」寵物(可理解為「抓住或固定住」),在清醒狀態下安置靜脈留滯針建立血管通路後,推注第一劑過量麻醉藥物。
  6. 給予麻醉藥物並且確認動物處於麻醉狀態、沒有任何感覺後,讓主人做最後的道別。
  7. 主人跟毛孩道別後,醫師推注過量「氯化鉀」讓心跳驟停,達到善終目的。
  8. 讓主人與毛孩獨處,等待情緒穩定後處理後續事宜。

在醫院善終最大的缺點在於,「動物醫院」這個陌生環境本身可能會給動物帶來極大壓力,這就是一種痛苦

  • 對於病重或居住於郊區的動物,在臨終前還要進行移動也是一種負擔。
  • 動物醫院的環境較不可控,隨時有被打擾、中斷的風險。很少有動物醫院會設一塊專屬場域留給安樂術的說明、執行,並於術後讓主人安靜陪伴寵物、抒發心情。
  • 有時寵物的病況急轉直下,主人心中也跟著七上八下。若因不捨其痛苦而臨時希望善終,一般動物醫院可能較難有餘裕安排。
  • 因此,要在動物醫院的場域中做到「低壓力」的狀態是事倍功半的,因為傳統動物醫院場域的設計並不是用來達成上述目的。就算做的到,也會耗費醫院非常多的時間與物力成本,許多醫師若有心提供有品質的善終服務,可能更好的選擇是薦請專注於此項服務的團隊於居家環境代為執行。
  • 最後,就算寵物熟悉動物醫院的環境、也能讓熟識信任的獸醫師執行此一流程,但對於獸醫師來說,不是每個人都願意送自己照護多年的毛孩最後一程,那其中包含了許多複雜的心理因素,可能最後使主治醫師推遲或不願替毛孩執行善終術,而專門提供此項服務之出診獸醫師則較無此包袱。

在家中的施行過程:

  1. 藉由遠端通訊或到府的方式提供諮詢,確認寵物的體況、評估生活品質,幫助飼主做好是否施術的決定。前期溝通的重要性佔據了整個服務流程的大半。
  2. 確認好施術意願並詳細說明服務流程、並根據寵物體重與出診距離報價後,排定出診的時間。只要時間人力允許,全台灣地點時間不限,亦可接受特殊時間出診(比如清晨或午夜)。
  3. 獸醫師會身著便服並且不按門鈴而以訊息通知抵達時間,避免寵物因醫院的服飾或氣味而害怕、或因門鈴聲的興奮。
  4. 抵達現場後,除了車程外,保留至少兩個小時充裕、不被打擾的說明與施作時間,讓施作獸醫師可以專心於眼前的服務,發揮同理心、陪伴毛孩與飼主。
  5. 首先,遠處觀察毛孩與飼主的狀態。若可以,以輕柔緩慢的方式靠近毛孩、進行基本檢查。此時會主觀評估動物的情況是否適合善終、也會決定接下來的施術流程
  6. 了解毛孩當前體況後,與飼主做施術前的最後諮詢確認,確保其明白自己所下的決定。
  7. 確認意願後,會進行給藥處的剃毛與局部皮膚麻醉。皮膚麻醉藥膏生效需要15-20分鐘的時間。
  8. 再次講解安樂術的施行細節,將每個環節會做的事情、給的藥物、可能發生的反應都盡量提前告知。
  9. 簽署安樂同意書。
  10. 隨著動物身體狀況的不同、現場實際狀況或主人期望,提供其適合的善終流程,比如給藥的種類、順序,甚至執行每一步驟時的姿勢、地點都可以微調。施術獸醫師會依照專業經驗與同理心,在能力範圍內提供最適切的建議與服務、每一步驟都不厭其煩地提前告知、確認,目的都是為了減少毛孩的痛苦與主人的心理壓力。
  11. 施術完畢並耐心確認寵物的離去後,協助大體的基本清潔與安置
  12. 安靜地離開,將場域留給飼主與毛孩。

最後,讓我引述享家動物醫院網站上對於寵物居家善終的介紹:

  • 讓寵物待在最熟悉的家中,免去病痛時因移動造成的痛苦,以及在獸醫院或不熟悉地方帶來的壓力。
  • 主人不須舟車勞頓到獸醫院,可以在家中陪伴寵物,並且讓情緒可以自由抒發。
  • 安樂前提供安樂諮詢,依寶貝的病況提出適當安樂的時機建議。
  • 安樂前提供完整的衛教,讓主人認識安樂的過程。
  • 由具有豐富經驗的獸醫師協助選擇最適合寵物與主人的安樂方式。

若需要進一步的資訊、生活品質評估、出診服務估價,在此上皆能得到詳盡的說明喔。

man and woman embracing

總結

安樂術並不只是一個醫療決定,它已經超越了醫療的範疇,而與人的心理狀態相關。

我認為,「人道」即為人之常理與同情心。

不需要檢驗、測量或獸醫師執照,你我皆可感受毛孩身上的病痛與苦難,也因為這份同理與認知到疾病的病程無法逆轉後,才促使主人為毛孩做出善終的安排。

(人的感受與毛孩的感受是否有落差呢?毛孩是否有自主意見存在呢?又是否能明瞭在其身上發生的事情?這又是另一篇漫長的討論了)

善終獸醫師參與其中,其身分也不僅僅是術式的提供者,而有諮詢者、陪伴者、送行者的多重身分。

生命走到最後一刻,對錯與效率已經不再重要,一切回到關係與情感,這在人與寵物跨物種的關係上也是明顯成立的。

同樣身為人,獸醫師以足夠的同理與溫暖去聆聽、回應主人的需要,這是AI技術無論如何也無法取代的。

所以,在享家出診服務過程中促發了人性中許多美好的一面,考量更多的不是冰冷的醫療決策,而是生命的感受。不只是寵物與飼主的、也包含獸醫師自己的。

這些都讓我成為一位更加懂得聆聽、溫柔且有同理心的人,影響了我除了出診以外的一般臨床工作態度。

我很慶幸自己有機會用全然不同的視角重新檢視自己的工作,有時會覺得出診是一趟療癒身心的旅程,這麼多家庭裡、充滿愛與回憶的故事,很榮幸能參與其中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